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合作,在亚洲季风区湿地甲烷排放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气候动力学》上。
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百年内的全球增暖潜能约为二氧化碳的28倍。湿地是最大的自然排放源,每年约贡献全球甲烷总排放量的1/3,且排放量的估算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全球约35%的湿地位于20°N-30°S的低纬地区,高温和充足的降水使得湿地甲烷的产生和排放能力都远远高于中高纬地区,每年平均排放量超过全球湿地甲烷总排放的65%。因此,理解甲烷释放和气候参数之间的关联,揭示大尺度环流特征和季风系统对甲烷排放的影响机制至关重要。
根据11个用于全球湿地甲烷估算的陆面模式发现,2000~2012年间亚洲季风区湿地甲烷排放整体缓慢上升,但热带和暖温带季风区域分别在2008年、2011年和2009年出现甲烷排放的显著低值。
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亚洲季风气候区湿地甲烷排放异常年份的水、热特征,建立了环流特征、水热分布、湿地面积和甲烷排放动态的关联:2008年热带季风区的对流活动偏弱,沃克环流上升支东移,同时伴随着印度尼西亚地区的降水量和甲烷释放偏低;强La Nina事件的衰减年,菲律宾海的对流活动增强,导致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影响西太副高西南侧的水汽输送,造成暖温带季风区降水量和湿地面积减少,最终出现2009年和2011年湿地甲烷释放停滞的现象。
针对食品安全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本期北纳生物特推出相关农残类标准物质,主要涵盖食品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农药检测成分,如林丹、腈苯唑、甲基对硫磷等等。质量保障,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本期推出甲醇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混合溶液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量仪器校准,分析方法评价和质量控制,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相应成分含量测定与残留检测等。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