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

BNCC陈丹-会员头像-www.biaowu.com北纳生物
BNCC陈丹 2021-10-31 17:35 评论( 0 ) 浏览( 1123 )

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2-苯基苯并二氢吡喃结构,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根据夏涛、宛晓春等的总结,儿茶素在茶树中生物合成主要由莽草酸途径、苯丙烷途径、非酯型儿茶素合成、酯型儿茶素合成这4部分组成。在荞草酸途径中,戊糖磷酸途径产生的4-磷酸赤藓糖和糖酵解途径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3-脱氧-D-7-磷酸阿拉伯庚酮糖酸合成酶作用下合成3-脱氧-D-7-磷酸阿拉伯庚酮糖酸,接着在其他酶作用下连续反应得到芳基氨基酸、维生素、木质素、酚类物质、生物碱等产物;其中,苯丙氨酸在苯丙氨酸解氨酶)作用下进入苯丙烷途径,合成得到对香豆酰CoA。1分子对香豆酰CoA与3分子丙二酰CoA在查耳酮合成酶作用下合成柚皮素查耳酮,并在查耳酮异构酶作用下环化得到柚皮素。查耳酮是儿茶素、花青素等化合物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基础分子骨架,这种O1和C2连接形成吡喃环的方式为儿茶素化学合成提供了重要信息。 柚皮素在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5'-羟化酶(flavonoid3’,5'-hydroxylase,F3',5'H)作用下分别在B环引入了一个和两个羟基得到黄烷酮,随后被黄烷酮3-羟化酶(flavonoid3-hydroxylase,F3H)和二氢黄烷醇4-还原酶催化还原合成无色花青素。无色花青素可被还原酶直接还原得到非表型儿茶素,即儿茶素和GC,也可被花青素合成酶和花青素还原酶连续催化得到表型儿茶素EC和EGC;有同位素标记实验发现,EC和EGC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转化机制。

相关链接:儿茶素表儿茶素花青素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的测定 采用滴定法。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