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方法(二)

BNCC陈丹-会员头像-www.biaowu.com北纳生物
BNCC陈丹 2021-12-30 08:36 评论( 0 ) 浏览( 977 )
4. 两步皂化法 原理:先用KOH溶液对预处理的番茄进行第一次碱洗皂化,除去番茄中大部分脂肪酸甘油酯及各种游离脂肪酸,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番茄红素粗提物,再对粗提物进行二次皂化,使番茄细胞碎片中的蛋白质、脂肪酸、脂肪酸甘油酯分开,形成水溶性皂化物,释放出其中包含的水不溶性番茄红素,最后用重结晶法得到纯度较高的番茄红素晶体。 工艺流程:新鲜番茄→清洗→冷冻脱水→有机溶剂进行预处理→水浴中加碱皂化→水洗至中性→混合溶剂提取→获得富含番茄红素的萃取液→减压蒸馏浓缩→番茄红素油树脂→番茄红素油树脂与丙三醇混合均匀→加入 KOH的乙醇溶液,充分反应后加蒸馏水混匀→静置分层,将油相水洗至中性→再用乙醇洗2~3次→处理后的油树脂在50℃丙酮中溶解,除去不溶物,常温放置8h,得到番茄红素晶体。 皂化过程中皂化比例显著影响产量,皂化温度和皂化时间也有影响,但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5. 微波法 原理:萃取时,微波穿透萃取介质并渗透深入到物质细胞内部,使物料内部的极性分子随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使物料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起细胞破裂,使细胞内的有效性成分自由流出而被溶剂溶解。 工艺流程:新鲜番茄洗净→打浆→加入有机溶剂微波加热提取→过滤→真空蒸发有机溶剂→成品。 6. 微生物发酵法 除了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之外,还可以采用藻类和真菌及酵母发酵制备番茄红素。异戊烯焦磷酸(IPP)作为番茄红素合成途径中第一个较为直接的前体物质,是由葡萄糖转化而来。番茄红素的类异戊二烯代谢途径合成过程详见图 。 含番茄红素较高的有红色细菌属,但还未能工业化生产。利用霉菌的发酵可生产番茄红素,但因番茄红素经环化酶作用可形成多种类胡萝卜素,需避免环化反应。 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已能部分控制番茄红素合成过程中前体物质的转化方向,如使FPP竞争性地从生成麦角固醇转向番茄红素。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技术目前未能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但发酵法成本及污染相对较低,如能进一步提高菌体的贮存力和转化力,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经济而有效的途径。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的测定 采用滴定法。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