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柑橘前苦味驯化分子新机理

北纳生物-刘亚-会员头像-www.biaowu.com北纳生物
北纳生物-刘亚 2020-03-19 16:49 评论( 0 ) 浏览( 1662 )

柑橘是我国南方乃至世界第一大水果,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品质生物学团队近日在柑橘前苦味驯化分子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报道了诱发柑橘果实产生前苦味特性的新橘皮糖苷类积累的关键控制基因。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Exprimental Botany杂志上,研究指出诱发柑橘果实产生前苦味特性的新橘皮糖苷类积累的关键控制基因,即1,2-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1,2RhaT)和1,2RhaT-like基因。这一研究将为后续深入解析驯化过程中柑橘果实前苦味性状的形成及演变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高级科学家Jia-Long Yao和华中农业大学徐娟教授,第一作者为陈嘉景和袁子彧。

新橘皮糖苷类诱发柑橘果实前苦味的形成,且在不同柑橘种质中呈种质差异积累特性。

研究人员通过采用50个柑橘栽培种及两个柑橘属间杂交群体为材料,可以发现柑橘属和枳属中1,2RhaT与新橘皮糖苷的积累与否直接相关。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他们发现除1,2RhaT基因外,各柑橘基因组中还存在两种类型的1,2RhaT-like基因,且1,2RhaT与1,2RhaT-like高度同源。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表明,1,2RhaT和1,2RhaT-like可能存在复制和演变关系,而后者编码的酶不具备催化合成类黄酮新橘皮糖苷类物质的功能,仅催化合成非苦味的类黄酮-7-O-二-葡萄糖苷,这对揭示柑橘风味品质的驯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1,2RhaT的丢失及功能性改变可能导致了柑橘风味相关类黄酮代谢谱的演变,而这种现象可能源于人类选择的干预。研究将为今后开发分子标记用于无苦味或弱苦味优良柑橘种质的筛选、鉴定和早期选育提供借鉴。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的测定 采用滴定法。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