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6 步骤
(1)溶液的配制
①回收率指示物标准溶液的配制 推荐使用2一氟联苯和对三联苯一d14,可直接购买或利用标准物质使用二氯甲烷配制,稀释至40.0mg/L,每个样品中加入0.1mL。
②内标溶液配制 萘一d8、苊一d10、菲一dlo、苊一d12、茈一d12混合溶液2000mg/L,用二氯甲烷稀释为400mg/L备用。每个样品浓缩至1.0mL加入10uL。
③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溶液和标准替代物溶液(步骤①配制)于二氯甲烷中,至少配制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0.5mg/L,1.0mg/L,2.0mg/L,5.0mg/L,10.0mg/L,每1.0mL标准溶液,准确加入10uL内标溶液,冷藏避光存放。
(2)样品的提取、净化与浓缩
①样品提取 将玻璃纤维滤膜和PUF玻璃采样筒同时放在索氏提取器中,在PUF上加上0.1mL回收率指示物溶液,用10/90(体积比)乙醚/正己烷回流提取8h以上,回流完毕,冷却至室温,取出底瓶,清洗接口处,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将提取液转移入浓缩瓶中,于45℃水浴在有机样品浓缩仪中浓缩至1.0mL以下,加入内标、定容备用。如需净化,提取液浓缩至1mL时,加入5~10mL正己烷,继续浓缩,并重复进行一次,将溶剂转为正己烷,否则加入内标,定容至1.0mL上机分析。
②样品的净化(1g硅胶柱为例) 用4mi,二氯甲烷冲洗硅胶柱,加入4mL正己烷,待硅胶柱内充满后关闭流速控制阀浸润5min,再打开控制阀,弃去流出液。在溶剂流干之前,将浓缩后的样品溶液加入硅胶柱,用约0.5mL的正己烷洗涤装样品的浓缩瓶两次,将洗涤液加入硅胶柱,样品吸附于硅胶柱上,用6mI,1:1的二氯甲烷/正己烷洗脱硅胶柱,用合适的容器接收流出液。
流出液经氮吹浓缩至1.0mL以下、加入内标(如采用内标法定量)、定容至1.0mL,装瓶以备分析。
(3)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①色谱条件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DB一5 MS)30m×250μm×O.25μm(id)。
柱温:45℃保持2min,以10℃/min速度升至320℃,保持5.5min。
进样口温度:270℃。
传输线温度:280℃。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氦气恒流:1.0mL/min。
离子源温度:230℃。
电离方式:EI源。
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
数据采集方式:全扫描(SCAN)或选择离子监测(SIM)(可提高方法灵敏度)。
②仪器的标准
FC一43校准:首先对质谱仪进行质量数、分辨率和灵敏度进行校准。DFTPP校准:仪器每运行12h需注入50ng的DFTPP溶液,对仪器整个系统进行校准,所得质量丰度应满足表2—15—2的要求。
③标准曲线的建立 于自动进样瓶中分别移取5种浓度的标准使用液1.00mL,准确加入10pL内标溶液,得到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质量色谱图,计算不同浓度的待测物的相对响应因子及相对标准偏差,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15%,或者相关系数≥0.995,否则重新调整仪器进行测定。
相对响应因子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RF为相对响应因子;As为标准溶液中待测化合物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Ais为内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Cs为标准溶液中多环芳烃的浓度,ug/mL;Cis为内标化合物的浓度,ug/mL。
亦可采用外标法,线性回归拟合曲线。配制5个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分析,以多环芳烃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对浓度进行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多环芳烃标准谱图如图2—1 5—1所示。
④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方法 以全扫描或选择离子方式采集数据,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见表2—15—3)来定性,用于鉴定的保留时间应以当天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为准。
定量方法: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内标法或外标法定量。亦可采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定量。
2.15.7 计算
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样品中多环芳烃的浓度,ng/m。;A为待测化合物的定量离子峰面积;为平均相对响应因子;V为样品的浓缩体积,mL;V。为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m。;DF为稀释因子;n为回归曲线的截距;6为回归曲线的斜率。
8 准确度和精密度
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77.3%~129%之间。
样品在提取前加入曲线中间点量的回收率指示物:2一氟联苯和对三联苯一d14混合液,回收率60%~120%。
9 注意事项
①样品的保存时间:采样后7d内进行前处理,提取液在40d内上机分析。
②要求空白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应不超过2ng。
为响应国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号召,全力配合医疗机构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做好仪器设备和医用耗材的质控工作,北京北纳创联生物科技研究院(北纳生物)已建立疫情应对工作机构,全民一心,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了解更多> >肺炎克雷伯菌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菌。本次隆重推出的肺炎克雷伯菌核酸参考品由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菌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可用于核酸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分析、交叉反应验证,测量方法评价与实验室质量控制。附录添加了确证试验报告,提供所有用于交叉反应验证的细菌的来源、种属、浓度的确认资料。质量可靠,值得信赖!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