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一站式采购平台
杂草危害可使我国油菜籽产量下降15.8%,严重的田块减产幅度可达50%以上。培育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是增加油菜产量、实现油菜规模化种植的重要举措。近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扬州大学教授王幼平团队最新成果,首次报道在油菜中实现单碱基编辑,并成功对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进行编辑,创制出抗苯磺隆除草剂的油菜新种质。
论文通讯作者王幼平介绍,基于CRISPR/Cas9的碱基编辑器已被成功用于多种植物,包括拟南芥、水稻、玉米、小麦和棉花等,但此前还没有碱基编辑技术被应用于油菜的报道。
ALS是植物和微生物中3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喷施ALS类除草剂可使植物体内ALS活力降低,导致3种支链氨基酸合成受阻,植株生长受抑。已知ALS的某些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可以引起植物对ALS类除草剂的敏感性下降,从而产生对ALS类除草剂的抗(耐)性。
异源四倍体甘蓝型油菜中共有5个拷贝的ALS基因。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只有BnALS1和BnALS3组成型表达,且两者高度同源,与拟南芥AtALS氨基酸同源性达92.8%,是创制抗除草剂油菜的理想编辑靶点。
研究人员在成功对BnALS1基因Pro197进行靶向突变,共获得两种类型的突变体,碱基编辑效率为1.8%。上述突变体可稳定遗传,并在T1代即可获得剔除T-DNA的纯合突变材料。分别对野生型(转基因受体材料)、纯合突变体和杂合突变体喷施不同浓度的苯磺隆,发现野生型植株在较低浓度下就受到严重药害,而 P197S纯合突变体和杂合突变体在3倍于田间推荐喷施剂量的浓度下均未表现任何药害症状,且纯合突变体在更高剂量下仍然能存活。
该研究还开发了该抗除草剂位点的特异功能分子标记,可用于油菜抗除草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由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北纳生物承办的“干细胞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定于2024年5月18日-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桥大酒店召开。
了解更多> >亲爱的客户朋友们,电子发票已经普及啦!和普通发票一样,具有同等效力,更方便、更快捷!登陆北纳生物官网,自助申请发票时请记得选择电子发票哦,省时、省心,避免丢失,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积分好礼!
了解更多> >8月起,BNCC将开展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专题研讨会,分别邀请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博士、高校讲师吕霞和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韩丽珍等两位老师,分别从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性研究,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研究进展,肠道菌群的代谢和营养作用、肠道菌群与消化道肿瘤、以及肠道菌群调控免疫治疗等课题进行直播分享。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164239859,010-581037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