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动物中毒后,首先要停止饲喂霉变饲料,并更换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对病情严重的动物要对症治疗,防止脱水和保护肝脏。Creppy等(1980)报道,注射苯丙氨酸对OTA急性中毒症有疗效。
在水分含量高的(18%~24%)饲料中,添加由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防霉剂有一定的防霉效果。
OTA对热极其稳定,通过加热脱毒的效果较差。Deberghes等(1995)报道,0.5%胆胺(cholestyramine)、γ射线和紫外线照射可以起到一定的脱毒效果。
OTA与OTB在羧基肽酶A和糜蛋白酶的催化下,可水解成苯丙氨酸和毒性较小的Oa,其中OTB的酶解速度是OTA的6~7倍,瘤胃微生物有很强的类似反应活性。De-berghes等(1995)在赭曲霉菌培养液中加入5单位的羧基肽酶,培养18天,与对照组相比,OTA产量由73.6ng/ml下降到零。由此推测,这将是有开发前途的OTA脱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