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质粒的基本组成元素。
1)复制起始点Ori。该位点决定了质粒的宿主及质粒的拷贝数,它是质粒中一段特定序列,富含AT和重复序列。
图谱上只有一个Ori,表示质粒是原核克隆表达质粒;有两个Ori,则表示该质粒是,穿梭质粒,即可在原核也可在真核中复制。
2)抗性筛选基因。图谱中Kan/tet就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方便后续通过抗生素筛选阳性克隆。特点就是单词最后会以大写R或上标r结束。
一般克隆载体只有一种抗性筛选标记,部分表达载体及穿梭质粒具有两种抗性筛选标记。
3)多克隆位点(MCS),即一系列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是外源DNA插入位点,一般可通过酶切/连接方式将外源DNA插入质粒,外源DNA 一般小于10kb,而片段越长,转化效率越低。
一般位于转录启动和转录终止信号之间;所包含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数量和组成因载体不同会有所差异,且其中的酶切位点在质粒中为单一的酶切位点;同时在使用时需注意质粒载体与外源DNA酶切位点的兼容性问题。
荧光标记或蛋白标签序列。蛋白纯化标签蛋白:His-Tag, GST-Tag等;蛋白检测标签蛋 白:Myc-Tag, Flag-Tag, HA-Tag 等;荧光蛋白表达标签:GFP, mCherry 等。